在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作了《制造业强国的三大基础要素—新型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技术创新体系》主旨报告。他指出,新型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技术创新体系是制造强国三大基础要素。以下节选干勇报告中关于新材料的论述。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很高兴和大家来交流一下制造业强国的三大基础要素,新型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每个领域都必须具备的支撑条件。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的强国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工信部在国家层面共同发布的方针战略,我们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抢占重要领域的先机。
分三阶段,第一阶段2025基本进入德国、日本第二方阵,2035年从这个方阵出来,到2050年和美国可以并驾齐驱。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任务、10大重点领域和5项重大工程里面,我们最后凝练出来三大基础要素。大家看10个重点领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要素,我们在五个领域统计一下网络与通信、先进计算、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信息安全、微电子与光电子,我们在和国际比较领跑、并跑、跟跑占的比例,在微电子与光电子领域,我们领跑只有5%,将近70%是跟在人家后面,而且差距很大。另一个是新材料,这是基础要素,高端装备占七个领域,高端装备里包括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数控机床等。
新材料:
这次发现中美摩擦,封锁中兴通讯除了元器件之外关键是材料,高端材料是重大工程成功的保障,突破封锁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新材料支撑,我们了解到2030年,我们需要的材料的一些重要材料情况,大尺寸的硅片每年要达到40亿平方英寸,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半导体抛光光片要达到7.5亿片,三代半导体材料外延芯片又需要6亿平方英寸,特别是显示面板每年3.5亿平方米,包括现在我们有14条8.5代一级面板和10代最高级的面板,但是还是需要大量新型的显示技术。
另外发展航空大飞机需要高温的合金材料,我们的燃煤技术将近8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现在600度超超临界的改造只有2亿千瓦,我们还有大量的改造任务,需要几千万的耐热合金和耐热钢,包括高端轴承、齿轮、液压、模具,包括海洋的各种耐蚀合金,深海开采,包括海水淡化的膜材料,特种塑料在现代制造业核心元器件的应用非常重要,这些红色的字都是美国封锁的重点。
我们新材料用的很多,基础支撑变成13类,我们选择其中几类作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一是高端装备的特种合金,在海洋装备、高铁、飞机和高档汽车的重大装备里,比如说发电,如果我们的蒸汽温度到600度到700度,每度电的煤耗将从330个标煤降到210克,我们每年40亿吨煤一半以上在发电,每度电降1克标煤,节能效果就非常好。必须把700度的耐蚀合金、耐热合金攻下来。而且中国虽然晚了20年,但是现在我们在汽轮机大型船只上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包括压水碓核电站的核能材料,包括深海油气的采钻技术各种材料,1400米以下我们很多材料高端空白、低端不能用,连标准都没有。高磁感能源硅钢,非晶合金,在非金材料上我们已经有24条线,把日本日立挤出了中国,非晶合金每秒钟要冷却100万度,金属玻璃,每公斤只有0.16瓦的铁水,在配电变压器里可以大量的降低损耗70%以上,是非常好的节能材料。
航空发动机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航空发动机的难度难在材料和高温合金上,新一代的涡轮盘制备技术使我们国家的高温合金性能得到提高。先进的钛合金材料、镁合金、铝合金的应用将使我们大大的节能,而且获得更高的性能。钛合金是一个最好的海洋材料和航空航天材料,性能优良,中国的钛储量全世界第一,我们也开发了很多钛合金,应用没有上去,全国只用了5万吨,徘徊了近15年。这是镁合金,比重只有1.7很轻,所以如果进入汽车,可以大量的减重。
特别是在飞机上,如果用镁合金代替铝合金可以使飞机的减重达到数吨以上,镁合金有一个缺点是高温自燃,但是中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在镁合金里加入重离子系统,这是中国特有的,是850度镁合金燃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计划年内取消商业飞机用镁的禁令,并且和上海交大谈判,镁合金有望在航空当中应用。
铝加温技术大断面的复杂铝合金型材,中国在技术上取得全面突破,新一代飞机大型整体式结构件,在铝合金上得到提升。先进的轻合金将是我们重大的中国高端装备应用下一代的高端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还包括高性能碳纤维,碳纤维的应用是结构材料的革命。美国787飞机,52%是用碳纤维,大大减重,材料性能高、耐腐蚀、安全,所以交通、海洋、建筑工程、能源战略新材料需要的碳纤维量将会很大。但是现在我们只有2万多吨碳纤维产能,反而过剩,全行业处于亏损边缘。目前我们在工艺装备和技术上全面突破,成本逼近了日本东立。
稀土的作用。每个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大量应用于稀土工程材料。爱国者导航之所以能精准拦截,得益于稀土工程材料的应用,“猛禽”战斗机能够实现超音速的巡航功能,依赖于强大的稀土永磁发动机。精制导武器和武器平台的惯性导航和制导需要稀土工程材料,高静安潜艇需要用稀土永磁电驱动动力系统。雷达、微波通讯、电子战系统需要我们的永磁行波管、磁控管。卫星、飞船姿态轨道调控和空间探测推进器要利用稀土材料。先进战机用的多电发动机要用高温永磁体大功率内置式启动发动机。所以,在整个新能源、机器人数控机床、稀土功能材料大量应用,汽车上利用了100多种稀土的材料,催化、除清、发光、永磁。而且稀土永磁的伺服小型电机成了关键,一个机器人面部表情,一个表情需要24个小型的稀土永磁伺服电机,而数控机床也需要大量的永磁伺服电机。
我们看看这些年工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最早是蒸汽机,都是动力体系。第二是电气化。第三是液压体系。第四是光功能。现在我们认为下一个创新热点将是磁。产业升级永磁科技,产业升级,永磁发动机、永磁齿轮、永磁轴承、永磁悬浮将会起来,将会成为新型节能磁动力系统。市场力量巨大,这是一个新型的万亿产业。永磁调速体系已经变了,不用传统的减速体系,永磁自动体系在30层楼高,如果电梯出现故障掉到地面,如果在导轨加上永磁,一杯水在地上都不会荡出一滴来,非常稳定,可以永保安全。永磁齿轮,加上齿轮以后没有磨损,不需要润滑,寿命大大增加。可以可以来巨大的产业集群,应该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包括印刷与激光显示是第三代现实技术,中国必须要突破,我们印刷显示材料已经走在全世界前列。激光显示,特别是绿光上,我们有蓝光、红光半导体,所以激光显示和印刷显示将是下一阶段的所要显示的技术。
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包括新型激光材料与器件不断问世。高端光电子和微电子和国外差距巨大,但是在第三代半导体,我们和国外仅差三到五年的时间,特别是LED、光电器件上,我们有的地方领先国际。
大力发展三代半导体特别是在光电器件、功率器件和通信微波器件将起到巨大作用。绿色能源材料,我们不讲动力电磁,我们就讲现在部分发达国家计划2040年到2050年实现氢能社会。中国社科院主席徐匡迪10年前认为,21世纪中国将进入氢能时代。
燃料电池,将是氢能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代表,我们燃料电池全面启动,在车上的工程化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终极目标零污染,现在整个技术在中国已经开始启动,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包括前沿的膜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石墨烯材料等等。
3D打印金属粉末的各种材料体系也正在进行完善。新一代生物医药材料包括材料基因组工程,主要是在智能化设计新材料,材料基因组工程。基本概念是降低研发成本,新材料研究周期长,投入大,要降低研发周期缩短一半,降低成本一变,利用高通量的计算方法,高通量的试验方法,材料大数据的技术来设计新一代的新材料。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