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液态模锻、压铸模锻、连铸连锻工艺,突破铝合金、镁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瓶颈,从实验室走到工业化应用最前沿
半固态加工技术从名字上看很透人,笔者(欧阳先生13005568892微信同号)看这么多年的文章,其技术方案,似还停留在实验室技术阶段。不管科研人员描绘或定义这项技术,其原理或思路多么先进,业内最需要的,是找到其工业化方案的恰当表达。笔者提出最富挑战性的问题,就是现实机械工业基础成形工艺,是否已有接近或相当于该技术的工艺手段。
认识事物的本质,有时只需要换个角度,就可打破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
“半固态”的同义词,是“半液态”,或“部分液态+部分固态”。“半固态加工”的同义工艺,是“半液态加工”或“部分液态部分固态熔体的加工”。退出思维的死胡同,就豁然开朗了。
纵观大部分所谓半固态加工的科研文章,都离不开有个“半固态制坯”工序。工业上如照本宣科导入,就出现矛盾。因为增加一道工序,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增加,使这个工艺变得“不经济”,且不用说这个“半固态”比例与状态,工业上好不好控制。工业上不经济的工艺,就只能一直呆在科研层面。这就是当今论文所述“半固态加工技术”的迷局。
涉及液态金属成形的工业化定型技术,就是传统铸造、液态模锻、压铸模锻、连铸连锻。这几大工艺,都存在金属熔体从液相→半液半固相→固相的过程。工艺上,只要在半液半固相阶段,实施一些工艺手段,表征是力,实质是做功(物理概念:力×距离),就是最广义的“半固态加工”工艺。以这个定义看,液态模锻、压铸模锻、连铸连锻三大工艺,就都是“半固态加工”具有工业经济性的工艺。
为什么要提“工业经济性”?说点往事,好让大家有真实性、亲切性感受:工厂里的技术思维,与科研上的思维,在开始、在出发阶段就完全不同。
早在1984年,生产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广东仪表厂,液态模锻工艺就已经很好实现工业化应用,主要用于生产气动仪表的厚大件“铝方块”,以达到铸件绝对不能漏气的极限工艺要求。只是当时,也没将该工艺视为多神秘多高大上,不过作为一项,大国企一年一度的QC成果发布而已。当时笔者(欧阳先生13005568892微信同号)大学毕业刚进厂,依例在车间实习一年,主任让我在QC成果发布会上念,才认识到有这么个好技术好工艺。
液态模锻,本是一个上位工艺技术概念。因最早多以Y32四柱液压机(具有上下2个液压缸)表达,人们的思维定势,便又将液态模锻工艺,等同于用四柱液压机进行的工艺。而不复知,用四柱液压机进行的,只是液态模锻工艺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后出现的压铸模锻、各种的连铸连锻技术,本质都是为了在工业上,更好实现液态模锻表达的工艺与装备。
回到用四柱液压机进行的液态模锻工艺生产现场,我们就会发现,当液态金属浇进型腔后,四柱液压机的上活动横梁,带着模具的冲头缓慢下行,这费点时间,型腔内的金属熔体,就多变成半固态、半液态,行内叫“粥样状态”。三元合金液固相图表明,不含硅的变形铝合金变形镁合金的半固态区间,比含硅的宽得多。换言之,变形铝合金变形镁合金是天生适宜半固态加工的材料,含硅的压铸铝,说是流动性好,但却不是最适宜液态模锻的材料。
当时,广东仪表厂以液态模锻工艺生产的气动仪表铝方块,其材料牌号是ZL203,即铝铜合金,就是变形铝合金,与硬铝、超硬铝、6061、6063、7075,所有的铸造镁合金,都具有相同的液态模锻工艺性。工业大批量生产的实践表明,该牌号材料的液态模锻成形特性非常好,技术难度并不算高,合格率几达100%,生产出来的毛坯,完全没有气密性缺陷。站在当时的眼光,这么简单的工艺手段,竟有如此良好效果,确实使人惊奇、惊叹。因为工厂同时有压铸机压铸工艺,早前也用压铸生产过这铝方块。相比之下,压铸机不但比液压机贵好几倍,模具也贵,用压铸机生产铝方块,还100%不合格,全部出现缩孔缩松缺陷。所以,液态模锻工艺成了该厚大铝方块件的唯一工艺,没有替代性。换言之,对于一些简单厚大件,用液压机实现的液态模锻工艺,在当时具有比压铸工艺还好得多的工业经济性。
上海大学唐多光教授对液态模锻工艺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系统深入研究。在一篇论文上写道,大家都对液态模锻工艺赞不绝口,而不知道它的弱点与问题。其意思是大部分学者,都没深入到生产的第一现场,没能发现液态模锻工艺在工业应用时的问题。这一点,长期接触生产第一线的笔者(欧阳先生13005568892微信同号),不但深有同感,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时,使挤压压铸模锻技术得以发明。所以,挤压压铸模锻技术,就是针对四柱液压机进行的液态模锻工艺,其工业应用上的问题而来的。换言之,挤压压铸模锻技术是四柱液压机液态模锻技术的工业化升级板,主要解决传统工艺不能生产复杂结构毛坯,以及毛坯锻压方向(轴向)尺寸精度低的问题。当然也解决了传统工艺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环境差,以及存在高温熔体溅射的极不安全问题。现有挤压压铸模锻设备工艺,除了锻压位置的轴向精度低于压铸工艺外,其它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内在质量,都高于压铸1到2级,具有极好的工业经济性。
连铸连锻技术本是个上位概念,挤压压铸模锻技术是连铸连锻技术的个案,当然是其优秀代表。回到题目就是,半固态加工早已从实验室,走到了工业应用的最前沿;液态模锻技术,是半固态加工技术早期的具有工业经济性的实施方案;挤压压铸模锻技术包含了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内容,是半固态加工技术最前沿、最具工业经济性代表。

以挤压压铸模锻、液态模锻、连铸连锻工艺生产的跑车锻压活塞毛坯,表面稍加抛光即达镜面,证明对金属液施加的“内压”足够高。

这种毛坯,各部位厚薄极不均匀,但却能实现内部完全没有缩孔缩松缺陷。半固态加工,无非也是追求这样的工艺结果。
肇庆英华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肇庆鸿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欧阳先生 电话:13005568892 微信同号
来源: 欧阳先生 连铸连锻压铸模锻高精度自锁螺纹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