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 > 数据 > 正文

2019-2020年全球原镁及下游细分市场(镁合金等)需求量增长预测

数据 6年前 2019-02-14 浏览 84

原镁下游需求领域可分为三大块:一是生产镁合金深加工产品,即汽车、3C 产品压铸件等;二是作为冶金添加原料,主要应用于铝合金、稀土合金以及钢铁冶炼中的炼钢脱硫等;三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作为钛锆铪等金属冶炼过程中的还原剂。

——镁合金:预计2018 年原镁需求49.2 万吨

作为原镁消费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镁合金有望引领未来原镁消费的增长。目前镁合金产品70%应用于汽车制造;20%应用于3C 产品;另外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领域消费占比10%左右。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与其他合金材料相比,镁合金具备优良的性能:其一,镁合金是最轻的可用于结构材料的实用金属且具备良好的物理特性,镁合金比重为铝合金的2/3,减振性能比铝合金高30 倍,镁合金比重为工程塑料ABS 的1.8倍,比塑料导热性能高200 倍,但其热膨胀性能只有塑料的1/2;其二,镁合金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其三,镁合金具备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性和再生性,可省去电磁波屏蔽膜的电镀工序和成本。

汽车行业:2018 年原镁需求38.8 万吨,相较2016 年预计增加8.2 万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镁合金需求扩张潜力巨大,一直以来,高强度钢、铝合金、工程塑料等轻量化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各个方面,而镁合金鉴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和使用,镁合金目前主要应用于发动机罩盖、方向盘、座椅支架、车内门板、变速器外壳等方面。随着安全和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汽车轻量化要求更为迫切,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使用上减重效果明显,单辆汽车耗用镁合金重量将大幅增长;再加上镁合金压铸工艺日渐成熟,镁合金压铸件替代铝合金产品将成为未来汽车轻量化的主要趋势。

部分汽车零部件采用镁合金材料后的减重效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镁铝比价保持低位扩大镁合金应用经济优势。2012 年至今镁、铝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同时镁铝比价指数下跌至历史低位,在 1.2 左右波动。当镁铝比价系数达到1.3 时,镁合金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已具备经济效益,镁合金生产成本下降使得镁合金替代铝合金具备经济优势,汽车产业使用镁合金替代铝合金部件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获得了成本的降低,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打开了镁合金应用的空间。

2012 年以来镁铝比价保持低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汽车行业对镁合金的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汽车产销量的增长,二是单辆汽车中镁合金零部件比例的增加,其中单车用镁量的增加是决定因素。2003 年以来,全球汽车产量增速保持在4-6%左右的水平,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依旧保持平稳增长,产量增速维持在5%左右。2016 年,我国单车用镁量仅3kg,较北美6kg、日本9.3kg 和欧洲14kg 相距甚远,发展空间较大,我们预计2018-2020 年中国单车用镁量分别为4.5kg、5.5kg、6.5kg,北美、日本和欧洲地区单车用镁量也将维持在10%以上增速,则2018-2020年全球汽车行业用镁需求量分别为34.9 万吨、42.4 万吨、49.6 万吨。

2018 年全球汽车用镁需求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3C 产品:预计2018 年原镁需求6.5 万吨,市场规模稳步扩张。3C 产品是镁合金的第二大用途,镁合金在3C 产品中主要用作壳体材料,由于拥有质轻、散热性好、抗震性好、电磁屏蔽能力强等优点,镁合金可以轻松击败ABS 壳体。以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3C产品不断朝着轻、薄、短、小方向发展,镁合金需求得以持续增长,但考虑到全球3C 产品保有量趋于饱和,销量增速下滑,我们预计2018-2020年3C 产品用镁需求量将维持1%增速,对应原镁需求量分别为6.5 万吨、6.6 万吨、6.7 万吨。

航空航天:预计2018 年原镁需求3.9 万吨,镁合金为航空航天设备减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飞机的重量直接影响其机动性能和油耗,而空间站和卫星的重量决定了对运送工具的要求和运送的花费,因此航空航天要求所用材料的质地轻,具有尽可能低的密度。使用镁合金可大大改善飞行器的气体动力学性能并明显减轻结构重量。与此同地,镁合金的性能可满足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轻质材料吸噪、减震、防辐射的要求。航空航天设备每减少1 磅重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商用飞机是300 美元,战斗机是3000 美元,航天器则高达30000 美元,因此镁及镁合金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我们预计2018-2020 年航空航天及其他领域的用镁需求量维持10%增速,对应原镁需求量分别为3.9 万吨、4.3 万吨、4.7 万吨。

——铝合金:预计2018 年原镁需求31.6 万吨

在铝合金领域,2005 年以来,原镁消费量从3 万吨增加到2017 年的30.7 万吨,增长了9.2 倍。铝合金主要用于3C 的外壳、汽车用板材等领域。2000 年以来镁在铝合金领域的消费趋势与汽车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2000 年到2016 年看,二者的年均增速来看,镁消费仅落后于汽车产量2 个百分点。我们预计未来国内铝合金行业的原镁需求量变化仍将与汽车产量变化相一致,预计2018-2020 年铝合金用镁需求增速分别为3%、3%和3%,,对应的原镁需求量分别为31.6 万吨、32.6 万吨、33.6 万吨。

——钢铁冶炼:预计2018 年原镁需求12.9 万吨

2005 年以来钢铁冶炼领域的原镁消费量从1.9 万吨增加到2017 年的12.7 万吨,增长了5.7 倍,年均增速6.9%,增速明显落后于镁合金、铝合金、钛锆铪金属等几个领域的消费增速。从2000-2016 年国内粗钢产量和炼钢脱硫用镁量变化趋势来看,2000 到2006 年期间,脱硫用镁量的增长远快于粗钢产量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炼钢脱硫过程中使用镁粒替代碳化钙,使得镁在该领域的使用规模不断扩大;而在2010 年以后,相关工艺已经成熟,用量也趋于稳定,这一阶段炼钢脱硫领域的用镁增速与钢产量极为吻合,且钢耗镁粒稳定在0.4kg/吨左右。

目前中国钢铁消费量和产量均已到达峰值,预计未来将经历5-10 年的平台期,与此相对应的炼钢脱硫领域用镁量亦将同步变化。我们预计2018-2020 年钢铁冶炼用镁需求增速分别为2%、2%、2%,对应的原镁需求量分别为12.9 万吨、13.2 万吨、13.4 万吨。

————钛锆铪冶炼、镁阳级:预计2018 年原镁需求分别为8 万吨、8.5 万吨

在金属还原领域,原镁主要用于钛、锆、铪等金属的还原。2005 年以来,用于金属还原的原镁消费量从0.7 万吨增加到7.6 万吨,增长了9.86 倍,年均增速达到22%。目前中国海绵钛年产量远远高于天然铀、金属铍和锆的产量,因此在还原海绵钛的用镁量远大于其它金属。2005 年以来,钛锆铪冶炼领域的原镁需求趋势与海绵钛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值得关注的是海绵钛、锆、铪等金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及能源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需求前景也非常广阔。预计未来随着国内飞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海绵钛的需求量和产量仍将快速增长,锆、铍、铪、天然铀等金属的产量也将持续增加,金属还原领域的原镁需求量将主要与海绵钛产量增速一致。我们保守预计钛锆铪冶炼和镁阳极领域的用镁需求增速维持4%左右,2018-2020 年钛锆铪冶炼的原镁需求量分别为8 万吨、8.3 万吨、8.6 万吨;2018-2020 年镁阳极领域的原镁需求量分别为8.5 万吨、8.8 万吨、9.2 万吨。

综上,我们预计2018-2020 年全球原镁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20.8万吨、131.9 万吨、142.7万吨。

2018 年全球原镁需求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 END -
- 0人点赞 -

发表点评 (0条)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