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国内 > 正文

海城成为全省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样板

国内 5年前 2020-10-29 浏览 69

10月28日,全省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会议在海城召开。在贯彻落实省、市规范菱镁产业发展秩序,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海城以改革谋发展、借创新求突破,成为全省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样板。

当日上午,来自省政府、省直相关部门,鞍山、海城、营口、大石桥、辽阳、凤城、岫岩等菱镁产业发展较为集中的市、县负责人及省内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现场考察了海城市辽宁菱镁矿业有限公司销售平台运行情况,深入了解牌楼大立壁生态恢复治理区、金旺采石场、海镁集团张家沟排岩场的菱镁矿山生态恢复情况。与会人员对海城率先启动实施的区域内菱镁矿山资源整合、菱镁深加工产业升级、矿山生态恢复,以及全产业链污染防治情况给予高度评价。

今年9月中旬,省政府出台《辽宁省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海城市迅速行动,紧紧围绕两大目标、9项重点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海城市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并配套设立了9个专项工作组。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以及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一项一项研究具体措施,明确节点任务。

菱镁产业是鞍山“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鞍山市委出台《关于把牌楼镇建设成为菱镁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的意见》后,海城市在第一时间制定了《海城市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牌楼镇新材料产业园纳入海城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模式推进整合,依托省级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制度优势,激活了菱镁产业创新发展活力。

结合低开采规模矿山布局、规模、开采现状等情况,海城市制定了《海城市低开采规模矿业权整合重组工作方案》,按照先小后大、逐步实施的原则,正在加速现有15家低规模矿山整合,逐步淘汰开采规模10万吨/年以下矿山。通过总量调控,禁止初级耐火材料项目审批等手段,着力解决当前菱镁产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问题。

近日,海城市与沈阳化工大学签署了《产教融合全面合作协议》《共建菱镁产业学院合作协议》《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通过发挥沈阳化工大学产教融合全面合作优势,海城加大了镁化工、镁建材、镁金属等涉镁前沿科技的研发和技术转化力度,推动“政、产、学、研、用、才”一体化运行,以此淘汰现有低质低效产能。

目前,总投资9271万元的一、二期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已全部结束,总治理面积96.7万平方米。投资1亿元的矿山修复三期工程已经启动,工程确定了10个治理区约100万平方米的矿山修复任务,已有7处进场施工。 

来源:鞍山日报

- END -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