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海交通委发布《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政策》”)。《政策》核心思想是上海氢能产业率先提出进入商业化示范运营新阶段,或者说进入经济性验证和探索阶段。该《政策》干货颇多,对氢能企业实践的指导意义更进一步;同时《政策》具有政策引导属性,有望影响全国其他地方氢能产业政策的制定。
该《政策》总体继承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 年》,但有多个特殊之处,需要产业关注,氢云链总结如下:
1、明确主管部门
《政策》是国内首个交通委牵头发布的政策,一改此前基本由发改委牵头的惯例,主管部门明确,对实践指导作用更强。
2、持续补贴保障
强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与稳定、持续财政补贴。《政策》明确提出减轻示范应用的经济负担,有持续稳定的经济保障,增强了企业参与示范的信心。一般来说,“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用于政府认定的重要或战略产业,这意味上海对氢能产业的重视程度,随着氢能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单纯的财政应用补贴,未来有可能转向更全面的扶持。
3、管制有望放松
强调氢气的燃料属性,有望进一步推动将氢气按照能源属性(不单单是危化品属性)管理,放宽管制力度。
此外《政策》还强调加快70MPA加氢站建设,简化加氢站审批流程。
4、进入商业验证阶段
技术方向:在技术方面没有涉及具体性能参数,仅提及提升堆功率,并重点强调燃料电池汽车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降低故障率。这说明《政策》认为燃料电池技术仍需进一步有突破,但产品质量可靠已经成为更加重要的因素,表明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商业模式:强调燃料电池应用以经济性为市场导向,与此前主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表述更为具体、细致,代表产业进入打通商业模式阶段。
氢气来源:强调副产氢,旨在降低氢气成本,全文未提及绿氢,显示《政策》重视因地制宜、重视示范运营中的经济性,希望加快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速度。
5、抢先乘用车布局
反复提及乘用车,扩大新应用场景布局,加大上海新能源汽车板块竞争优势。
总结:从国家层面看,“自下往上”的大氢能产业政策特征没有本质变化,“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牵头发展的趋势也没有本质变化,上海《政策》的发布符合国内氢能产业政策特点。
以下为政策原文。
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
(2023-2025年)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