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进入到了冬季,国内的多数金属行业市场也像遭遇到寒流一样,但镁市却是表现的如盛夏一样,成交火热、价位高企,可以说每天都创造了今年的价格纪录。
根据瑞道金属网的市场跟踪显示,在10月中旬,受环保检查的影响,镁锭的价格出现了一次幅度比较大的上涨,镁价从17500元/吨左右一下子冲向18000元/吨的关口,随后的行情就一直在这个水平上浮动,进入到11月份,受供应不足的影响,镁价先后打破了18100元/吨、18200元/吨的纪录,陕西府谷地区的报价一度高企在18250-18350元/吨的水平上。众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这种局面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因为在去年冬天,镁市就像“冬眠”了一样,长期在低位徘徊,要不是去年12月份硅铁的价格因宁夏主产区的停产检查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而导致镁价也大幅攀升,人们几乎也可以随着镁市歇冬了。
今年的行情火热可以说是供不应求造成的,主产区镁企全年的生产都不足,难以保证下游深加工企业的需求。今年以来,山西和宁夏地区的原镁生产出现大幅度下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今年前10个月里,山西地区累计生产7.88万吨,同比减少33.77%;宁夏地区累计生产6万吨,同比减少59.38%。山西地区的镁企去年经过改造向生产镁合金、镁粉等深加工产品过渡,这是造成镁锭减产的主要原因;今年为中国原镁生产贡献最大的陕西地区也是产量下滑,前10个月陕西地区共生产原镁35.46万吨,同比减少8.9%。下表是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的原镁产量汇总,可以看出,前10个月中国共生产原镁57.2万吨,同比下降了22.38%。
“现货不足,供应紧张”成了今年镁市运行的关键词,镁企预售也成了今年供求双方买卖交易的最主要方式。今年11月份,主产区镁企的预售也可以说达到了“热卖”的程度,据府谷的几家镁企介绍,几乎每天都会有成交,往往是旧的合同还没有履行完,新的签单就接踵而来,虽然说交货期要延迟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但是买家已经接受这种交易方式,担心的更多是无货可用。
这种火热的“预售”持续了近一个月,到月末时才算是告一段落。应该说,价格的上涨也有主产区镁企因手上合同过多,担心后期交货困难而迫不得已提高售价的原因。部分有现货的企业也是顺势提高的价格,先前有贸易商在价格处在高位时采用“多方比价、择低采购”的策略,但是在11月份也只能做到“多方比价”了,根本没办法找到低价位的货源。
一转眼,2018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镁市也快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价格能否会在这个月再上一个台阶还很难说,不过现在的最主要问题还是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存在。最后一个月业内人士表示还要关注出口市场,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中国共出口各类镁产品32.39万吨,同比减少15.4%,其中镁锭共出口16.32万吨,同比减少20.22%;镁合金共出口8.88万吨,同比减少10.94%;镁粉共出口6.31万吨,同比减少10.99%。各种产品的出口均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里面除了国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以外,还有如汇率波动、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年底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圣诞假期,按以往经验,会提前备货,集中采购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国内的镁市场。因此,预计2018年最后一个月的镁市还是应该保持在比较坚挺的价位上。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