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装备轻量化已经成为战略性技术方向,在节省运行能耗,提升驾驶操控性,提高运营便捷性,减少摩擦磨损和振动疲劳,节省原材料等方面展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7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装备轻量化研究所所长,我院金相专业83届校友权高峰受邀做客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周惠久论坛”,为学院师生做题为“镁合金在轨道列车上的应用:材料,技术和规范”的学术讲座。
在讲座中,权高峰教授表示在轨道交通装备镁合金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中,用户往往同时提出多项技术要求,如静强度,疲劳性能,防火特性,耐腐蚀性能,焊接接头性能,振动特性,综合成本等等,对研发者是很大的考验。权高峰教授与现场的师生分享了基于镁合金超塑性成型和先期典型轨道车辆产品开发实践过程中,镁合金材料选择和改性、加工成型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并就未来应用前景做概略展望。该讲座受到学院师生的热烈欢迎,参会师生表示获益良多。
金相专业83届校友 权高峰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装备轻量化研究所所长。
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金相专业,1986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4年师从材料学专家涂铭旌院士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1994-199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国防配套、部级和省级计划项目20多项;1999-2001年在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担任研究教授、2001-2006年在德国GKSS研究中心(现名HZG研究中心)任材料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在德期间承担BMBF、DGM、欧盟第六框架项目和BMW、Thyssenkrupp、AIRBUS等合作计划项目,进行镁合金、铝合金、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2006年被引进到大连交通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所所长,2006-2012年期间在德国和中国进行CIM国际合作计划研究,完成ZAV合作研究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铁道部重点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以及辽宁省科技计划等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服务项目20多项。
2012年被引进到西南交通大学任教授。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 EI和ISTP收录100余篇次,SCI他引50余篇次。获发明专利授权26项,其中8项国际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项,申请发明专利多项。现主要研究方向:轻金属材料镁合金、铝合金和钛合金的加工成型理论与技术及组织与性能表征;交通运输装备轻量化理论和应用技术;铝基、镁基复合材料设计与结构-功能器件开发;机器零件失效分析与防止。
(原创:交小材 西交大材料学科校友会)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