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正文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将迎来第三次增严?

信息> 国内 6年前 2019-10-10 浏览 76

10月29日,2019中国钛产业链暨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将在洛阳召开,此次会议主办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特别邀请了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专家就修订《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估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为此,小编整理了该项标准的背景资料以及关于标准评估的相关基本内容,以供参考。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展史
1、2010年,《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发布。

2、2013年,《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修改,新增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3、2017年,《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再次增严,加强镁、钛工业无组织排放控制。

4、2018年,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其中,在“2+26”城市所实施的镁、钛企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来自《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

5、2019年,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专家将就修订《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估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2013年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发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镁、钛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2010年首次发布了《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8—2010),并于当年10月1日起实施。

该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由政府相关部门强制执行,其法律效力相当于技术规范,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验收、环保执法与监管以及处理环境纠纷与仲裁等多项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排污者合法排污的判别依据。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指出,该标准中所涉及的钛工业是指以钛精矿或高钛渣或四氯化钛为原料生产海绵钛的工业及其矿山,包括以高钛渣、四氯化钛、海绵钛等为最终产品的工业。标准中明确给出了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以及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详见表1、表2和表3。

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现有企业执行表中规定1的污染物排放限值。
自2012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表中规定2的污染物排放限值。
自2010年10月1日起,新建企业执行表中规定2的污染物排放限值。

2013年 首次修改 新增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2013年12月27日,环保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在标准中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针对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大气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规定了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具体见表4。但是,该特别排放限值颁布后一直没有得到明确执行。直到2018年1月16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了《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其中,在“2+26”城市所实施的镁、钛企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则来自《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

2017年 再次增严 加强镁钛工业无组织排放控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2017年环保部在《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关于镁、钛工业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的内容。虽然标准中对镁、钛工业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但规定的厂界控制指标对无组织排放管控的有效性较差,为此将无组织排放监控工作由厂界外向产区内延伸,使得无组织排放管理任务具体化。其中,钛工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重点为矿山采矿、冶炼等,其次为物料储运环节。

上述《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修改,以及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2+26”城市的执行,对镁、钛企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随之出现各种减产、限产、减排、行业洗牌等现象,对镁、钛冶炼行业原辅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以及下游产品的成本等都会带去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9月29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所举办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答记者问中讲到: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在治理大气污染中,必须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四大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并且要着力强化执法督查。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第三次增严,那么,此次论坛上专家将要解读的标准评估实施方案对于未来《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又意味着什么那?

随着我国环境管理转型的需求,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理也从以标准制修订为主转向标准制修订、实施评估、宣传培调并重的阶段,其中评估是排放标准执行周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标准进行修正和改进的基础。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达标排放的判定、实施手段的保障性、实施效果与效率、评估与更新机制等,其目的是掌握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保障体系有效性、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以便对排放标准及实施体系进行修正和改进。由此可见标准评估实施方案的重要地位。

对于钛工业而言,海绵钛的生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下游钛锭、钛加工材的产量、质量以及成本。而环境保护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严格的环保措施必将助推我国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钛工业的整体转型带去压力与动力,也可能会引发产业布局的变革。无论是海绵钛企业,还是下游钛加工材企业,无论是从社会责任,还是企业经济效益出发,都有义务也有责任积极关注并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规,配合完成标准的实施评估,通过升级设备、改进工艺、提升管理水平等途径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END -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