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 > 数据 > 正文

2020镁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 5年前 2020-06-19 浏览 125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镁合金密度只有1.7kg/m3,是铝的2/3,钢的1/4,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比刚度接近铝合金和钢,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

镁合金市场规模

2017年我国镁合金产量为32.86万吨,2018年我国镁合金产量略高于2017年水平,镁合金年度产量为32.99万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镁生产国和出口国,镁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85%。近年来我国镁合金出口总量维持在10万吨以上,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镁合金出口数量为11.21万吨,出口数量同比下降4.01%;出口金额为30782.67万美元,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84%。2018年我国镁合金进口数量为34.22吨,进口数量同比下降62.89%;进口金额为14.65万美元,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下降51.38%。

根据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镁合金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镁资源储量及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镁是地壳中第八丰富的元素,约占2%的质量。据统计,2018年中国已探明可开采白云石镁矿超过200亿吨,菱镁矿超过30亿吨,盐湖氯化镁储量40亿余吨,占世界镁矿资源的70%以上,其余主要镁资源大国为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中国为全球原镁主要生产国,2014-2018年中国原镁年产量占全球总量比例最高达到96.35%。

2017年我国镁合金产量为32.86万吨,2018年我国镁合金产量略高于2017年水平,镁合金年度产量为32.99万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镁生产国和出口国,镁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85%。近年来我国镁合金出口总量维持在10万吨以上,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镁合金出口数量为11.21万吨,出口数量同比下降4.01%;出口金额为30782.67万美元,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84%。2018年我国镁合金进口数量为34.22吨,进口数量同比下降62.89%;进口金额为14.65万美元,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下降51.38%。

图表:1992-2018年镁合金进出口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需求分析:汽车节能减排及轻量化需求有望带动原镁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全球原镁需求量提升主要来自镁合金产量上升,镁合金行业内下游需求驱动主要来自汽车行业对镁合金材料的需求上涨,其他非工程类材料应用预计未来产量增长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当前生产水平。预计至2023年全球原镁消费量将增至181.4万吨,未来五年CAGR有望达到13%,镁合金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

供给分析:环保趋严,冶炼环节或将长期制约原镁供给。海外原镁冶炼成本难以与国内厂商竞争,预计未来5年海外镁合金产量增长有限;国内环保政策持续高压,落后产能不断出清,预计未来5年国内镁合金产量将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国内镁合金供给将增长至68.5万吨。

供需平衡与价格展望:2019年是拐点,供需基本面有望支撑镁价开启长牛。需求端,镁合金产量有望持续提升,下游汽车行业轻量化大趋势不会变,原镁消费有望持续增长;供给端,海外产量由于成本因素扩张有限,国内产能在高压环保政策下释放有限,2019年料将是镁合金供需拐点,预计2020年将出现供应短缺,未来5年供需缺口或将持续扩大,基本面有望支撑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风险因素:环保政策不及预期,下游消费增速不及预期,原镁供给增速超预期。

二、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中国镁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市场特点分析

1、行业消费特征

目前,我国镁合金行业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产业,广泛用于建筑、化工、石油管道、电子产品、消费类产品、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各种建筑物、工业储罐、管道、船舶的防腐材料,是电子产品、汽车等产品的轻量化替代材料。

镁合金由于经历了塑性变形,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与铸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镁合金挤压制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结构材、3C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上,发展潜力巨大。

2、行业产品结构特征

镁行业一直紧随铝行业的发展而发展,镁铝可比性非常强。但镁、铝两行业目前的消费结构却大相径庭。在铝行业,铝合金挤压材(包括:棒材、线材、管材、型材)占合金用量的69%,而铸件占合金用量的16%;与铝相反,镁合金通用产品,包括薄板、厚板、棒材、线材、管材以及结构型材占合金全部用量不足5%,而铸件占合金全部用量的80%以上,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镁合金塑性加工产品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延展性和更多样化的力学性能,随着加工技术和加工成本瓶颈的突破,镁合金挤压产品需求量将产生爆发性增长,这将为镁合金行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3、行业原材料供给特征

全球镁合金挤压加工生产发源于欧美国家,但由于制造成本高以及近年其所依赖的镁合金坯料绝大多数产于中国,因此,镁合金挤压加工向中国转移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必然发展趋势,中国具备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在未来仍然是促进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行业产业集中度特征

虽然我国镁合金挤压制品行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突破了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具有了量的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产品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从镁合金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试点的技术研发体系,在全国建立了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了重庆、山西、陕西、内蒙、宁夏、青海、长三角、珠三角、天津等多个具有特色的镁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其中山西和陕西以原镁和镁合金生产为主,而广东和江苏则以镁压铸和深加工为主。

四、市场技术发展状况

1.耐热镁合金

耐热性差是阻碍镁合金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温度升高时,它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大幅度下降,使它难以作为关键零件(如发动机零件)材料在汽车等工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己开发的耐热镁合金中所采用的合金元素主要有稀土元素(RE)和硅(Si)。稀土是用来提高镁合金耐热性能的重要元素。

含稀土的镁合金QE22和WE54具有与铝合金相当的高温强度,但是稀土合金的高成本是其被广泛应用的一大阻碍。

2.耐蚀镁合金

镁合金的耐蚀性问题可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①严格限制镁合金中的Fe、Cu、Ni等杂质元素的含量。例如,高纯AZ91HP镁合金在盐雾试验中的耐蚀性大约是AZ91C的100倍,超过了压铸铝合金A380,比低碳钢还好得多。②对镁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根据不同的耐蚀性要求,可选择化学表面处理、阳极氧化处理、有机物涂覆、电镀、化学镀、热喷涂等方法处理。例如,经化学镀的镁合金,其耐蚀性超过了不锈钢。

3.阻燃镁合金

镁合金在熔炼浇铸过程中容易发生剧烈的氧化燃烷。实践证明,熔剂保护法和SF6、SO2、CO2、Ar等气体保护法是行之有效的阻燃方法,但它们在应用中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使得合金性能降低,设备投资增大。纯镁中加钙能够大大提高镁液的抗氧化燃烧能力,但是由于添加大量钙会严重恶化镁合金的机械性能,使这一方法无法应用于生产实践。铰可以阻止镁合金进一步氧化,但是铰含量过高时,会引起晶粒粗化和增大热裂倾向。

4.高强高韧镁合金

现有镁合金的常温强度和塑韧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在Mg-Zn和Mg-Y合金中加人Ca、Zr可显著细化晶粒,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加人Ag和Th能够提高Mg-RE-Zr合金的力学性能,如含Ag的QE22A合金具有高室温拉伸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已广泛用作飞机、导弹的优质铸件;通过快速凝固粉末冶金、高挤压比及等通道角挤等方法,可使镁合金的晶粒处理得很细,从而获得高强度、高塑性甚至超塑性。

5.镁合金成形技术

镁合金成形分为变形和铸造两种方法,当前主要使用铸造成形工艺。压铸是应用最广的镁合金成形方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镁合金压铸新技术有真空压铸和充氧压铸,前者已成功生产出AM60B镁合金汽车轮毅和方向盘,后者也己开始用于生产汽车上的镁合金零件。

来源: 中研研究院 中研网

- END -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