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标准出炉,榆林金属镁污染终于引起重视了!

对于榆林金属镁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少见的信号。
前不久,在《陕西日报》的报道中,首部针对“陕北地区”制订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陕北地区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委托省环科院组织专家对此标准进行技术审查。
这是陕西省层面少见的公开提出镁污染问题,而报道提到的“陕北地区”正指榆林。
榆林正是全球重要的金属镁生产基地,榆林是全球金属镁产能第一大市,2018年生产原镁42万吨,产能占全球的40%以上。
这个信号对榆林意味着什么?
官方重拳打击榆林金属镁污染
此次的报道中,对于这部排放标准的影响描述到:
“本标准关注的镁工业是陕北的特色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大户,施行地方标准将推动指导区域金属镁产业的清洁化升级改造,在提升整个产业大气污染控制水平的同时,可以为区域工业多元化与纵深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空间。”
我们可以看出,陕西省层面非常重视金属镁污染的原因之一在于“氮氧化物排放”。
很多人不了解“氮氧化物”,这种气体被人吸入后,刺激肺部,大幅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概率,如感冒、哮喘等。对儿童来说,有可能造成肺部发育损伤,还可能损害人体深部呼吸道,严重时可造成急性中毒。

官方统计,榆林整个区域镁工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高,已位居该地区第二位。也正因此。陕西省层面早早的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试图解决或遏制。
这次针对“陕北地区”制订的“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就是陕西省层面的针对污染的重大动作之一。
在《陕北地区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省厅内部征求意见会上明确指出:“本标准提出镁工业氮氧化物限值要求,推动陕北地区氮氧化物减排,对促进我省金属镁工业绿色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省一级的督察下,榆林市也在积极应对金属镁污染。
2020年7月20日,榆林公布的《关于落实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中提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强化“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以兰炭、金属镁为重点,开展工业炉窑专项治理。”
专门的文件出台,说明榆林金属镁污染的治理,已经势在必行了。

其实,在榆林市生态环保局的官网上,我们也能看到数十家金属镁相关企业的处罚信息,主要在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指的便是上述“氮氧化物”排放问题,这个污染问题引起陕西省层面注意并为其专门制定排放标准,侧面也体现出如果问题发展形势不乐观、亟待解决。
在官方没有提到的另一面,土壤污染也是金属镁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这个主要体现在镁渣随意排放,比如府谷县天元镁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属镁渣场随意倾倒。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在农田里、村镇边,将会对环境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试想一下,由于长期的镁渣倾倒,村口的农田上已经结成了一层厚厚的镁渣壳,一般老百姓无法处理,埋入土地污染土壤,甚至还会影响地里生长的庄稼。
金属镁渣中含有的重金属,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深度污染源。比如,在镁锭的防腐处理时,其中铬酸盐钝化方法,有重金属铬的出现,直接污染水质。

这种情况之所以引起重视,还因为随意倾倒镁渣的公司数量不少。比如陕西延长石油鑫庆金属镁业有限公司将金属镁渣倒至上榆树峁工业集中区垃圾填埋场,榆林市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镁合金分公司将镁渣倾倒于大保当镇打坝梁村,且无防扬散措施。
甚至还出现了陕西延长石油精原煤化工有限公司金属镁渣场未依法报批环评文件、审批手续,建成投运的情况。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榆林金属镁行业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在榆林市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中,270家违规排污企业中,涉及金属镁的就有23家,将近占去十分之一。
在省市官方层面,对于镁污染的污染非常重视且十分谨慎。究其根本,还是在金属镁是榆林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
全球最大镁产地——榆林怎么破局?
“世界镁业看中国,中国镁业看榆林。”榆林是全球金属镁产能第一大市,2018年生产原镁42万吨,产能占全球的40%以上。
镁合金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结构材料”,是目前质量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强度高、刚度大、无生物毒性、耐腐蚀等优点。因此,镁行业发展前景很大。

而将金属镁产业发展视野放至全球,榆林是有这个底气的,也已经做出一些“小成绩”。2018年,陕西绥德一家镁合金材料公司联合东北大学等科研团队,成功生产出了多种高标准镁合金产品,一吨可卖到4万元。这家公司生产的轮毂在欧美的高端车市场,利用率越来越高。而这种轮毂所用的材料,当时国内只有三家公司能生产。
共享单车轮毂是当前榆林金属镁产品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榆林较早转型升级的一批企业中有一家金属镁做轮毂的公司,也是榆林市当时唯一一家生产镁合金及合金压铸件的企业,发展已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技术和生产团队。
2016年10月开始,该公司为摩拜公司生产轮毂,因对方需求量大,企业基本上每天24小时“连轴转”,全年供应轮毂量达400万个。

至今,榆林每年可为摩拜、滴滴共享单车生产供应轮毂120万件,为雅迪电动车生产供应轮毂150万件。
此外,榆林金属镁已经走入市场的相关产品还有温家鑫暖气片、镁合金棒、新能源电动车轮毂、减速箱体、电动工器具外壳、高端别墅装饰护栏等。
而从另一层面来看,榆林产业链条目前还很单薄,原镁产量在全球都这么有分量的榆林,但榆林已经意识金属镁产业却主要集中在上游,镁及镁合金的深加工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比较短,附加值不高。很长一段时间,金属镁的下游,被府谷河对岸的山西人把控着。

直到前不久,榆林首件金属镁深加工产品安全帽才在府谷面世。
这个安全帽由府谷县一家镁业有限公司金属镁深加工产业链试生产。相比普通安全帽,它质量较轻、散热好、强度高,而且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
镁合金安全帽就是榆林金属镁向下游产业链延申的重要一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全帽相对附加值仍然较低,榆林还需要更多利润高、体量大的金属镁产品。
2017年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上,榆林宣布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铝镁合金材料基地。
2020年初榆林市长李春临在谈到榆林如何构建多元现代体系时,提到的接下来将要寻求突破的8个产业中,涉及金属镁的新材料产业被放在第一条。
此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榆林还提出:“打造金属镁、能化产品、羊毛防寒服、特色农产品四大特色产业出口基地”。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金属镁产业已经成为榆林最有发展潜力以及官方最为看重的新兴行业之一。因此官方势必会考虑金属镁的长远发展,生产污染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来源: 上郡 表达榆林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