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院士等专家到东义集团调研考察
12月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中国自主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等院士专家到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调研考察,吕梁市委常委、孝义市委书记梁志勇,集团董事长穆锦珲陪同接待并参加座谈。
C919副总设计师、中国商飞复材中心常务副主任周良道、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副总设计师徐吉峰、中国商飞复材中心材料工艺部部长袁宇慧、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李锦旺、省工信厅技术创新处四级调研员张晋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吕春祥、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朱建军、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教授边丽萍、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付晓斌、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张婷婷、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王菡、山西行活动事务联络员王琼等随同来访。

座谈前,吴院士一行深入现场,先后参观了集团镁业、焦化一、二期、甲醇现场、生产指挥中心及展厅,详细了解镁合金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各种优质镁、变形合金、特种镁合金、镁挤压及压铸型材产品。

会上,双方就企业目前面临的镁合金应用领域范围窄、企业单方面创新压力大、人才技术薄弱及抗腐蚀性较差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目前高性能镁合金的发展趋势、国内市场需求和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我国镁合金发展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未来市场需求前景。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轻量化势必成为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主流,具有轻质高强的新型镁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我国是镁合金资源大国,加快发展镁合金科技、提升我国镁产业的技术水平,使我国镁产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无疑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吴院士从注重研究体系的构建、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构建高质高效企业、完善配套政策、构建精尖人才体系等方面做了释疑解惑,指出我国虽在部分镁合金材料领域突破了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但在研发效率、生产质量、市场拓展、环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我国镁合金材料产业应与国家战略需求为基准,紧跟国际研究热点,在不断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同时,利用企业自身镁合金优势及院校技术支持,加强先进镁合金材料的研发力度,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梁书记欢迎吴院长一行的到来, 感谢各位专家为孝义市金属镁产业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他表示 以东义集团为代表的一些镁铝合金企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制备到镁制品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技术水平及工业装备也处于优势地位 ,当前孝义市正在全力推动“六新”产业发展新方向,希望各位院士专家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帮助孝义市企业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发挥镁行业优势,抓住机遇,扩大应用,努力建设高质量的镁产业价值链,构建镁产业与社会的良性循环体系,让镁合金产品应用规模迈上新台阶。

此外,本次座谈还对煤焦化、建材、镁链条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市场前景及创新研发情况进行交流,吴院士一行对镁合金产品自行车、座椅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镁行业发展开拓了方向及思路,表达了对东义集团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及全镁产业链的充分肯定。此次企业与院校的联合创新也对产品研发及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型镁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校、研究所和航空航天企业的相互合作,东义集团也将秉持“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改变世界”的理念,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实现航空航天镁合金产品的标准化,扩大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
金属镁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成员,是“六新”产业的重要板块,推广使用镁材料对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家专注于镁及镁合金产品制备和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东义镁业有限公司已拥有从原材料制备到镁制品生产一体的全球最长的镁产业链条,最悠久的技术传承和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高纯镁、各类型镁合金半连续铸造坯锭、特种合金及铸造阳极四大系列,主要用于医疗器械,防腐,电池材料,3C产品,休闲器材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在创新研发上,东义以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创新型基金等平台为依托,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新技术、新材料、化产品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产、学、研、用全面发展,协同推进。通过对研发和团队建设的投入,实现了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系列化,逐渐掌握了镁合金坯料制备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在新合金开发、模具专业化设计以及产业链标准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有建树。目前相关技术已获得14项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来源:东义集团)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