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正文

工信部 :关于对青海盐湖镁资源开发给予政策支持

信息> 政策 7年前 2018-10-23 浏览 288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西部矿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青海盐湖镁资源开发给予政策支持的建议,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答复。答复表示,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镁资源丰富,发展优质、有效、高值化的盐湖镁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镁工业技术水平、发展我国镁盐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赞同代表提出的依托青海盐湖镁资源优势发展金属镁与非金属镁质材料产业,但在开发镁资源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的综合平衡,更好地发挥青海盐湖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电解法炼镁等镁资源开发技术,降低生产能耗、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促进全线装置平稳运行,提升盐湖镁资源利用的市场竞争力。

答复全文如下: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3515号建议的答复

工信建议〔2018〕49号

张永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青海盐湖镁资源开发给予政策支持的建议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现答复如下:

镁是目前最轻的工业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可降解、无毒、易回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镁资源丰富,发展优质、有效、高值化的盐湖镁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镁工业技术水平、发展我国镁盐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赞同代表提出的依托青海盐湖镁资源优势发展金属镁与非金属镁质材料产业,但在开发镁资源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的综合平衡,更好地发挥青海盐湖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电解法炼镁等镁资源开发技术,降低生产能耗、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促进全线装置平稳运行,提升盐湖镁资源利用的市场竞争力。

一、关于引导支持中国镁产业向青海转移并给予财税政策支持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精神,推动西部大开发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于2011年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含青海省全境)的符合条件的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明确了青海省的镁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系列产品开发及副产物利用、六水氯化镁连续脱水制无水氯化镁、高性能镁合金开发及生产均属于鼓励类产业,所以青海省内镁产业相关企业均可享受西部大开发15%低税率优惠政策。此外,为鼓励技术研发,符合条件的盐湖镁基化工功能材料关键技术研发相关企业可以依法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现行鼓励研发投入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好上述政策。2017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原银监会实施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政策,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新材料首批次产品予以一定保费补贴,支持新材料推广应用。镁基化工功能材料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按规定申请资金支持。

二、关于提升盐湖镁资源勘探、冶炼与化工技术水平,支持柴达木地区建设镁基化工功能材料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议

长期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给予了一系列支持。一是加大盐湖资源开发力度。2012年以来,原国土资源部部署实施了地调项目“柴达木盆地黑北凹地卤水提钾和综合利用试验”,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经费500万元。对盐湖中的镁、钾、锂、硼、铷、铯、溴和碘进行综合选矿试验,达到了综合利用目的。下一步,自然资源部拟在2019—2021地质调查项目计划中,安排二级项目“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富锂钾卤水资源调查评价”,经费3600万元,着重开展锂、钾等卤水资源调查,同时加强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调查评价,为青海盐湖资源基地绿色开发提供规划部署建议。二是加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自“九五”以来,科技部组织开展了对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攻关,重点解决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石油、天然气、煤化工、金属冶炼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关键技术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实施了“柴达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卤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项目。重点突破了高镁锂比卤水提锂制备碳酸锂工程化技术,并已可以生产部分电池级碳酸锂产品。

“十三五”期间,在“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中,2016年立项支持了“高性能镁/铝合金高品质铸件制备技术”和“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两个项目。下一步,科技部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文件精神,推动青海省基础工业的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工作,并落实“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各项任务,支持柴达木地区镁基材料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青海盐湖镁产业创新发展。在“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中部署了盐湖资源研究开发任务,目前,“盐湖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通过立项形式审查,预计上半年完成立项工作;在“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中,加大对盐湖化工产业循环利用集成示范,针对青海柴达木盐湖化工产业集聚区,开展盐湖化工区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研究。三是支持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产业园区(集聚集群区)为载体,组织开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基地示范引领效应突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盐湖化工及金属新材料示范类基地。在2017年组织的国家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中,该基地被认定为四星级。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鼓励示范基地提升发展,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促进产业升级。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修订《镁行业规范条件》,进一步提高镁行业技术、环保、能耗、资源综合利用门槛,引导行业持续提升技术,可加快转型升级。

三、关于支持建设盐湖镁资源化工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盐湖镁资源化工功能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议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针对青海盐湖具有丰富的钠、钾、镁、锂等国家战略资源,2009年科技部已批准依托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建设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监委依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职责,结合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的管理需要,在全国授权了一批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促进产业质量提升、提供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围绕青海盐湖镁资源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和指导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基础建设,条件具备时,支持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在盐湖镁资源化工功能材料领域筹建国家产品质检中心。感谢您对青海盐湖镁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

 

后  记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带了两份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尽快解决自然保护区矿权退出补偿问题;二是关于在全国推广镁阻燃材料应用的建议。张永利表示,我国是镁资源大国,青海省有着丰富的盐湖镁资源,总储量达60.5亿吨,居全国之冠,但在资源开发上却还存在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产品品质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张永利建议国家关注镁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利用青海盐湖镁资源发展金属镁与非金属镁质材料,在青海海西地区建设金属镁与非金属镁质材料大规模产业集群,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镁材料基地;提升盐湖镁资源生产技术水平,加大研发力度,支持建设盐湖镁资源化工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盐湖镁资源化工功能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西部矿业集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扭亏增盈、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三大变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西矿智造”建设。按照“做强矿山主业、做精冶炼企业、做优盐湖资源、做实新型产业”的战略布局,公司在盐湖镁资源开发中,以技术创新促进动力变革,连续攻克26项技术难关,在10万吨/年高纯氢氧化镁项目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连续稳定生产五个“世界第一”的产品,变“镁害”为“镁宝”,填补我国非金属镁产业高端产品的空白,产能和工艺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份份议案,一条条建议,承载着全省人民的嘱托和期盼,也凝结着代表们的责任与担当。如今,调研形成的建议得到明确答复,通过顶层设计得到落实落地,是激励也是责任。西部矿业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不断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